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汽车制造与检修(051700)
二、入学要求
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
1.职业素养目标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2)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3)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4)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5)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6)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7)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2.职业能力目标
1)知识结构
①系统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了解汽车新技术;
②掌握汽车维修工量具、仪表、设备的性质的使用知识。
③掌握汽车结构、拆装与调整、发动机工作原理、汽车性能与测试等方面的知识。
④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性能、调整及维修方面的知识。
⑤ 掌握汽车底盘结构、汽车电控、汽车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⑥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知识
⑦具有一定的汽车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知识。
⑧具有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①熟练读识装配图和复杂零件图。
②具备汽车修理工艺中的机械加工、钳工、钣金工的基本技能。
③能够进行汽车底盘维修作业、能够进行汽车电气设备的维修和调试等。
④正确熟练使用专用工量具,能够操作常用保修设备。
⑤能够正确进行汽车维护作业、熟练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修理技能等。
⑥合理选择零件修复方法、具备认识其它汽车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等。
⑦具备检修汽油喷射发动机的能力、具备检修自动变速器的能力等。
⑧正确掌握汽车修前、修后的检验与测试方法;能够进行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等。
五、人才培养模式(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
六、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1.面向的职业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是在汽车维修行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汽车制造与检修技术及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岗位是汽车检测、维护、修理、使用、质量检验、新技术的引进与使用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职业技能与能力考核指标
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一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汽车维修及汽车检测基本操作技能,鼓励学生考取汽车维修工中级工等级证、电工操作证、汽车电工等级证等。
七、教学时间分配及课时安排建议
(一)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 期 | 学期总 周 数 | 理实一体化教学周数 | 项目实训 实习周数 | 入学教育军训 | 技能考核 理论考试 | 毕业 实践 | 备 注 |
1 | 20 | 15 | 2 | 1 | 2 | ||
2 | 20 | 15 | 3 | 2 | |||
3 | 20 | 16 | 2 | 2 | |||
4 | 20 | 15 | 3 | 2 | |||
5 | 20 | 8 | 10 | 2 | |||
6 | 20 | 1 | 19 | ||||
合计 | 120(周) | 69(周) | 20(周) | 2(周) | 10(周) | 19(周) |
(二)课时计划安排表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偏向汽车维修方向)授课计划表 | |||||||||||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学分 | 学期及周学时分配 |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 | 2 | 3 | 4 | 5 | 6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20周 |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课程 | 1 | 职业规划 | 72 | 4 | 2 | 2 | ||||
2 | 中职语文 | 144 | 8 | 2 | 2 | 2 | 2 | ||||
3 | 中职数学 | 144 | 8 | 2 | 2 | 2 | 2 | ||||
4 | 中职英语 | 144 | 8 | 2 | 2 | 2 | 2 | ||||
5 | 体育与健康 | 180 | 10 | 2 | 2 | 2 | 2 | 2 | |||
6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72 | 4 | 2 | 2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9.5%) | 756 | 54 | |||||||||
选修课程 | 1 | 心理健康 | 108 | 6 | 2 | 2 | 2 | ||||
2 | 哲学 | ||||||||||
3 | 其他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18%) | 108 | 6 | |||||||||
专业技能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汽车文化 | 32 | 2 | 2 | |||||
2 | 汽车机械基础 | 72 | 4 | 4 | |||||||
3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90 | 6 | 5 | |||||||
4 | 汽车维修基础 | 64 | 4 | 4 | |||||||
5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126 | 8 | 7 | |||||||
6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180 | 10 | 6 | 4 | ||||||
7 |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 | 180 | 10 | 4 | 6 | ||||||
8 | 汽车保养与维护 | 126 | 8 | 7 | |||||||
9 | 汽车维修与检测 | 126 | 8 | 7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32%) | 1056 | 60 | 16 | 16 | 16 | 6 | 6 | ||||
毕业顶岗实习 | 600 | 20 | 600 | ||||||||
机电维修方向 | 1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 | 144 | 8 | 8 | ||||||
2 |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 | 144 | 8 | 4 | 4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8.73%) | 288 | 16 | 12 | 4 | |||||||
电器维修方向 | 1 |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 | 108 | 8 | 6 | ||||||
2 | 汽车空调系统构造与维修 | 108 | 8 | 6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8.73%) | 216 | 16 | 12 | ||||||||
性能检测方向 | 1 |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 144 | 8 | 4 | 4 | |||||
2 | 钣金喷漆 | 108 | 6 | 6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8.73%) | 252 | 14 | 4 | 10 | |||||||
维修业务接待方向 | 1 | 汽车评估技术 | 144 | 8 | 8 | ||||||
2 |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 144 | 8 | 8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8.73%) | 288 | 16 | 16 | ||||||||
任意选修课 | 1 | 汽车新技术 | 288 | 16 | 4 | 12 | |||||
2 | 焊接技术 | ||||||||||
3 | 机械加工常识 | ||||||||||
4 | 钳工知识 | ||||||||||
5 | 汽车维修资料检索 | ||||||||||
6 | 汽车多媒体技术 | ||||||||||
7 | 汽车整车及配件营销 | ||||||||||
8 | 汽车保险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8.73%) | 288 | 16 | 4 | 12 | |||||||
社会综合实践 | 1 | 军训 | 30 | 1 | 1周 | ||||||
2 | 入学教育 | 30 | 1 | 1周 | |||||||
3 | 社会实践 | 30 | 1 | 1周 | |||||||
4 | 毕业教育 | 30 | 1 | 1周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3.64%) | 120 | 4 | |||||||||
周学时及学分合计 | 174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
总学时 | 3300 |
八、课堂结构框架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职业规划(72学时)
本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学习,在正确分析自身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措施,调整规划,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初步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法律知识,自觉遵法、守法;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的有关知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运用创业知识,在条件成熟时,自主创业。
2.中职语文(144学时)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通过学习,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通过学习和了解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生动的艺术实践活动,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理解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丰富情感体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艺术鉴赏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3.数学(144时)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并掌握生活和职业岗位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技能、计算工具的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4.英语(144学时)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掌握基本专业英语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计算机应用基础(72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掌握现代办公中的文字处理、表格设计、演示文稿、网上浏览、电子邮件通信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6.体育与健康(180学时)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7.心理健康(36学时)
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学习和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提升心理素质,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8.哲学(36学时)
了解有哲学的基础知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学的关系,掌握哲学的基本要求,并能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正确分析自身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措施,调整规划,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设计;初步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技能课程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结合汽车专业的特点,将专业技能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任意选修课。具体要求见表三。
专业技能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表(表三)
序号 | 课程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活动/技能实训点 | 教学建议 | 学时 | 学分 | |||
l | 汽车文化 | 1.了解汽车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2.提高汽车的鉴赏能力 3.掌握汽车制造厂商及车型的系统知识 4.了解汽车构造的基本知识 | 1.汽车史话 2.汽车名人 3.汽车公司与商标 4.汽车的分类、总体构造和汽车相关知识 5.汽车外形与色彩 6.汽车运动 7.汽车维修技能大赛 8.未来汽车 | 1.举行名车、汽车名人故事竞赛 2.参观车展、汽车4S店 3.用搜索引擎查询汽车商标 4.观摩汽车维修技能大赛 | 分1个学期开设,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视录像或现场观摩等教学形式。 | 32 | 2 | |||
2 | 汽车机械基 础 | 1.能识读简单汽车零件图和多部件装配图 2.能进行汽车典型零部件的受力分析 3.了解常用机构、传动装置在汽车中的应用 4.了解液压和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 5.了解汽车常用运行材料性能,选用原则 | 1.制图基本知识 2.汽车常用机构 3.机械传动 4.汽车常用材料 5.汽车常用连接装置 6.液压与气压传动 | 1.绘制简单组合体三视图 2.阅读分析汽车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 3.机械机构运动演示 4.机械传动实验 5.汽车常用材料列举和识别 6.汽车液压与气压实验 | 分两个学期开设,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视录像、演示实验等教学形式。 | 108 | 6 | |||
3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1.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 2.能够读懂并分析基本电路图 3.掌握汽车电子控制基础知识 4.掌握万用表等简单仪器,仪表的使用 | 1.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直流电路、正弦三相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2.常用电子元件,基本运算放大器,整流与滤波电路、直流稳压电源、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3.传感器,执行器与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1.汽车电工实验 2.汽车电子实验 3.汽车电控实验 | 分两个学期开设,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视录像,演示实验等教学形式。 | 108 | 6 | |||
4 | 汽车维修基础 | 1.熟悉钳工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方法 3.了解汽车维修工作安全规范 4.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维修业务流程和车间工作要求 5.了解汽车维修相关法律法规 | 1.钳工基础知识 2.常用工量具和钳工设备 3.汽车维修工作安全规范 4.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5.维修业务流程和维修车间工作要求 6.汽车维修相关法律法规 | 1.钳工基本技能训练 2.汽车典型零件(如活塞、曲轴)测量 3.汽车4S店参观 | 分1个学期开设,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视录像、现场观摩、演示实验等教学形式。 | 64 | 4 | |||
5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1.熟悉汽车发动机各机构与系统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2.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与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3.掌握汽车发动机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 4.具有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能力 | 1.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 2.配气机构 3.汽(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4.进排气系统 5.传统点火系统 6.起动系统 7.冷却系统 8.润滑系统 9.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诊断方法与维修工艺 | 1.检查与更换活塞环 2.检查与更换连杆轴承 3.检查与更换曲轴轴承 4.检查配气正时,更换正时皮带或链条 5.检查与更换凸轮轴,调整气门间隙 6.检查与更换气门油封 7.检查与更换汽缸垫、汽缸盖 8.测量汽油机汽缸压缩压力 9.检查与更换油底壳 10.检查与更换机油泵 11.检查与更换节温器 12.检查与更换水泵 13.发动机总成机械部分的分解与装配 14.发动机总成的更换、吊装 15.检查与更换起动机 16.起动机的分解与装配 17.检查起动线路 18.检查与更换点火线圈 19.检查与更换火花塞 20.检查点火正时 21.直列式、转子式喷油泵的认知实验 | 分2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180 | 10 | |||
6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1.熟悉汽车底盘各机构与系统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2.掌握汽车底盘总成与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3.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 4,具有汽车底盘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能力 | 1.汽车传动系统 2.行驶系统 3.转向系统 4.制动系统 5.汽车底盘机械故障诊断方法与维修工艺 | 1.更换离合器摩擦片、分离轴承 2.更换离合器分泵、总泵 3.更换手动变速器同步器 4.更换万向节、中间支撑轴承 5.更换半轴球笼 6.更换后桥差速器 7.更换半轴及油封 8.手动变速器的分解与装配 9.手动变速器的更换,吊装 10.检查与更换下摆臂 11.更换前减振器 12.轮胎的拆卸、分解与组装 13.轮胎动平衡 14.检查与更换轮毅轴承 15.检查与更换制动鼓、制动蹄 16.检查与更换制动盘、制动块 17.更换横拉杆球头 18.转向器的分解与装配 19.更换液压转向助力泵 | 分2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180 | 10 | |||
7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 1.熟悉汽车电气设备各系统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2.掌握汽车电气设备总成与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3.掌握汽车电气设备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 4.具有汽车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能力 | 1.汽车电源系统 2.照明与信号系统 3.仪表与警告系统 4.辅助电器系统 5.汽车电路结构与组成 6.汽车电路图的识读方法 7.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方法与维修工艺 | 1.检测与更换蓄电池 2.蓄电池充电 3.更换发电机 4.发电机的分解与装配 5.检测电源系统 6.更换仪表板总成 7.更换前照灯灯泡 8.检查与更换喇叭 9.更换组合开关 10.更换保险丝与继电器 11.更换刮水器电机 12.全车电路原理与电路图识读 13.全车电路故障诊断 | 分2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180 | 10 | |||
8 | 汽车保养与维护 | 1.了解汽车选购基本知识 2.掌握汽车使用方法 3.了解汽车维护制度 4.熟悉汽车运行材料 5.熟练使用汽车维修手册 6.熟练掌握汽车维护工艺 | 1.汽车选购基本知识 2.汽车合理使用 3.汽车维护制度 4.汽车运行材料 5.汽车维护工艺 | 1.检查润滑系渗漏 2.更换机油滤清器 3.更换发动机冷却液 4.更换燃油滤清器 5.更换空气滤清器 6.检查与调整离合器踏板 7.检查半轴防尘套 8.检查与更换后桥差速器油 9.检查减振器(渗漏、性能、紧固) 10.轮胎的检查与换位(包括花纹、气压) 11.检查与调整制动踏板 12.检查与调整转向器自由行程 13.检查转向助力液面 14.检查蓄电池电解液(密度、通风、充电指示状态) 15.检查发电机安装状态,驱动皮带及配线 16.检查充电指示灯及发电状态 17.检查仪表及指示灯 18.检查灯光系统 19.检查与更换刮水片 20.检查电动车窗的功能 21.检查电动座椅的功能 22.检查中控门锁的功能 23.检查时钟、点烟器的功能 24.检查前后挡风玻璃除霜、除雾器的功能 25.检查空调的制冷性能 26.检查收音机的功能 27.检查CD机的功能 28.检查功放及音响喇叭 29.二级维护工艺 | 分1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丰富教学形式。 | 108 | 6 | |||
9 | 汽车维修与检测 | 1.熟悉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2.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3.熟悉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流程及标准 4.熟悉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 5.能正确使用质量检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质量检验 | 1.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基础知识(含流程、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 2.汽车维修质量管理 3.汽车故障诊断基础 4.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仪器与设备 5.汽车维护质量检验技术 6.汽车修理质量检验技术 | 1.汽车发动机维修质量检验 2.汽车底盘维修质量检验 3.汽车电气系统维修质量检验 4.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维修质量检验 5.汽车综合性能检测 | 分1个学期开设,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视录像、现场观摩,演示实验等教学形式 | 96 | 6 | |||
汽 车 机 电 维 修 方向 | 1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 | 1.掌握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了解电控柴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一般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工艺 | 1.电控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2.点火控制系统 3.进气控制系统 4.怠速控制系统 5.排放控制系统 6.自诊断系统 7.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仪器和设备 8.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 1.检查与更换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2.检查与更换水温表传感器 3.检查与更换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 4.检查与更换曲轴位置传感器 5.检查与更换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6.检查与更换空气流量传感器 7.检查与更换进气压力传感器 8.检查与更换氧传感器 9.检查与更换爆震传感器 10.检查与更换节气门体 11.检查与更换VVTi执行器电磁阀 12.检查、清洗与更换喷油器 13.检查与更换汽油泵 14检查与更换继电器 15.检查与更换EGR阀 16.检查与更换活性炭罐电磁阀 17.检查与更换发动机电脑 18.检查与更换活性炭罐 19.检查与更换三效催化转化器 20.汽油机排气检测与分析 21.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 22.发动机电控系统数据流、波形分析 23.柴油机电控系统实验 24.柴油机高压油路测试 25.柴油机电控喷油器性能测试 26.柴油机烟度检测 27.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 | 分2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 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144 | 8 | ||
汽 车 机 电 维 修 方 向 | 2 |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 | 1.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一般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工艺 | 1.自动变速器 2.电控悬架 3.电动助力转向 4.ABS/ASR/EBD/EDS/ESP系统 5.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仪器和设备 6.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方法 | 1.检查与更换自动变速器油 2.检查自动变速器油压 3.检查与更换液力变矩器 4.检查与更换液压阀体 5.变速器总成更换、吊装 6.检查与更换电磁阀 7.更换自动变速器电脑 8.检查与更换速度传感器 9.检查与更换油温传感器 10.检查与更换换挡开关 11.自动变速器的分解与装配 12.电控悬架系统实验 1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检测与实验 1 4.ABS/ASR/EBD系统故障诊断 15.检查与更换轮速传感器 16.检查与更换ABS/ASR/EBD电脑 17.ESP系统自诊断 18.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实训 | 分2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144 | 8 | ||
汽 车 电 气 维 修 方 向 | 1 |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 | 1.掌握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车身电控系统一般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工艺 | 1.汽车电子仪表 2.信息显示系统 3.安全气囊与电控安全带; 4.防盗报警系统 5.防碰撞系统 6.前照灯控制系统 7.电控舒适系统 8.娱乐与通信系统 9.汽车车身电控系统诊断仪器和设备 10.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 1.检测安全气囊 2.更换电动座椅电机 3.更换电动车窗电机 4.更换中控门锁电机 5.匹配防盗钥匙 6.检查电动后视镜的功能 7.更换电动后视镜 8.更换电动天线、扬声器 9.车载网络系统故障诊断 10.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 分2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144 | 8 | ||
汽 室 电气 维 修 方 向 | 2 | 汽车空调系统构造与维修 | 1.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空调性能检查的方法 3.能正确选用仪器设备进行汽车空调系统检漏,制冷剂回收、净化与加注 4.掌握汽车手动及自动空调一般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工艺 | 1.汽车手动空调 2.汽车自动空调 3.汽车空调系统的正确使用 4.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仪器和设备 5.汽车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方法 | 1.检查空调制冷系统性能 2.检查空调制冷剂的泄漏 3.抽空、加注空调制冷剂 4.检查与更换膨胀阀 5.检查与更换干燥过滤器 6.检查与更换空凋压缩机 7.检测与诊断自动空调 8.检查与更换车外温度传感器 9.检查与更换鼓风机调速电阻 10.检查与更换风门控制器 | 分2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144 | 8 | ||
汽 车 性 能 检 测 方 向 | l |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 1.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2.熟悉汽车检测站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流程 3.熟悉汽车检测的内容、原理和方法 4.熟悉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5.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管理知识 6.掌握汽车一般故障的诊断方法 7.能够使用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汽车性能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 | 1.汽车检测技术基础(含汽车检测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 2.汽车检测站的任务及分类 3.汽车检测站的组成、工位布嚣及检测流程 4.汽车检测技术与检测设备 5.汽车检测站管理 6.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1.汽车安全检测站的组成与检测工艺流程 2.汽车轴重、制动力检测 3.汽车侧滑检测 4.汽车车速表检测 5.前照灯检测 6.汽油机排气检测 7.柴油机烟度检测 8.喇叭声级检测 9.汽车综合检测站的组成与检测工艺流程 10.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 11,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检测 12.悬架振动实验 13.转向系统检测 14.前轮转向角检测 15.四轮定位检测 16.车轮动平衡检测 17.离合器打滑检测 18.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19.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 20.汽车底盘故障诊断 21.汽车电气故障诊断 22.汽车整车故障诊断 | 分2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武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演示、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形式,可安排学生到二手车及汽车保险评估公司现场教学和参观实践。 | 144 | 8 | ||
汽 车 性 能 检 测 方 向 | 2 | 汽车评估技术 | 1.了解汽车评估技术的发展概况 2.了解汽车评估的分类 3.熟悉汽车评估标准 4.了解二手车价格评估及事故车碰撞评估方法 5.熟悉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方法 6.能够使用汽车评估仪器、设备进行汽车技术评估,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和技术等级 | 1.汽车评估技术基础(含汽车评估标准) 2.汽车评估任务及分类 3.汽车评估设备及评估技术 4.汽车技术等级评定 5.二手车价格评估 6.事故车碰撞评估 | 1.汽车技术等级评定 2.二手车价格评估 3.事故车碰撞评估 | 分2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演示、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形式,可安排学生到二手车及汽车保险评估公司现场教学和参观实践。 | 144 | 8 | ||
汽 车 维 修 业 务 接 待 方 向 | 1 |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 1.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2.熟悉汽车检测站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流程 3.熟悉汽车检测的内容、原理和方法 4.熟悉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5.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管理知识 6.掌握汽车一般故障的诊断方法 7.能够使用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汽车性能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 | 1.汽车检测技术基础(含汽车检测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 2.汽车检测站的任务及分类 3.汽车检测站的组成、工位布置及检测流程 4.汽车检测技术与检测设备 5.汽车检测站管理 6.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 1.汽车安全检测站组成与检测工艺流程 2.汽车轴重、制动力检测 3.汽车侧滑检测 4.汽车车速表检测 5.前照灯检测 6.汽油机排气检测 7.柴油机烟度检测 8.喇叭声级检测 9.汽车综合检测站的组成与检测工艺流程 10.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 11.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检测 12.悬架振动实验 13.转向系统检测 14.前轮转向角检测 15.四轮定位检测 16.车轮动平衡检测 17.离合器打滑检测 18.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19.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 20.汽车底盘故障诊断 21.汽车电气故障诊断 22.汽车整车故障诊断 | 分2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 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演示、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可安排学生到汽车检测站现场教学和参观实践,安排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业务接待岗位参观实践。 | 144 | 8 | ||
汽 车 维 修 业 务 接 待 方 向 | 2 |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 1.了解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员的岗位职责 2.了解汽车配件、汽车保险、汽车维修工时定额及财务基本知识 3.熟悉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的主要内容 4.掌握服务礼仪与维修业务接待流程 5.熟练使用汽车维修计算机管理系统 6.能按工作流程进行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工作 | 1.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员的岗位职责 与职业素养 2.服务礼仪与维修业务接待流程 3.汽车维修业务管理 4.汽车配件基本知识 5.汽车保险与理赔基本知识 6.汽车维修工时定额与财务基本知 识 7.汽车维修计算机管理及应用 | 1.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实训 2.汽车维修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训 | 分2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演示、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可安排学 生到汽车检测站现场教学和参观实践,安排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业务接待岗位参观实践。 | 144 | 8 | ||
十、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程开发
1、学校课程设计与规划,可参照指导方案暨设备标准为依据。
2、课程发展,应以方案核心课程为基础,结合学校情况发展核心科目,以落实学校办学特色。
3、省定核心课程,其目的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学校应优先筹措资源,以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4、公共课程应着重人格修养、文化陶冶及艺术鉴赏,并应注意与专业知识能相配合,尤应兼顾核心课程的融入,以期培养学生基本核心能力。
5、核心课程教学应以实践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以配合就业与继续进修的需求,并兼顾培养学生创造思考、问题解决、适应变迁及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使学生具有就业或继续进修所需基本知能。
6、各课程课时,可视学生程度、社会需要及本校设备酌量增减。
(二)教学方法
1.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公共基础课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等方法,通过集体讲解、师生对话、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演讲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以及再教育奠定基础。
3.专业基础课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利用示范、分组操作、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验、企业参观等形式,配合实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抽象的原理性知识,具备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基础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4.技能方向课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组织教学,利用集体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分组训练、综合实践等形式,配合实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仿真模拟软件等手段,把最新的汽车维修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学效果。
5.任意选修课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和学校特色,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三)教学评价
1.坚持事前评价与事后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原则。
2.实行理论考试、实训考核与日常操行表现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3.理论部分的考核可以采用课堂综合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学习效果课堂展示、综合笔试等多元评价方法。笔试主要针对各部分的基本知识进行命题。
4.实践部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考试要设计便于操作的考题和细化的评分标准。
5.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注重评价内容的整体性,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养成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以及爱护设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形成。
(四)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专业负责人任职资格
1)在本专业教学和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熟悉本专业发展方向。
2)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和教改成果突出
3)在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和教研能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4)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教学研究专著或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教学研究论文
2.专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
1)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2)具有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省、市示范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占60%及以上)。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5)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
6)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
7)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与相关行业保持紧密联系。
8)具备处理相关公共关系的能力。
3.专任实习指导教师任职资格
1)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或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2)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技术等级。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5)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
(五)实训(实验)条件
所有专业课程尽可能采用适应项目教学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实验)室,并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理论学习的相关教具。
各实训(实验)室要根据课程内容配备相应的原辅材料、元器件和各种辅助工具。
每个实训(实验)室按一个班48名学生配置。
1.实训(实验)室名称:钳工实训室
功能 | 场地面积 m2 | 配置标准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最低配置 |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 ||
钳工技术训练 | 200 | 1 | 钳工实习台 | -- | 套 | 48 | |
2 | 钳工实习工具 | -- | 套 | 48 |
2.实训(实验)室名称:电工实训室
功能 | 场地面积 m2 | 配置标准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最低配置 |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 ||
电工技能训练 | 200 | 1 | 电工实训台 | 张 | 20 | 维修电工鉴定 | |
2 | 电工工具 | 套 | 20 | ||||
3 | 万用表 | 个 | 20 | ||||
4 | 电动机 | -- | 个 | 20 |
3.实训(实验)室名称:汽车综合实训车间
功能 | 场地面积 m2 | 配置标准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最低配置 |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 ||
汽车维护实训室 | 300 | 1 | 桑塔纳2000 | 整车 | 辆 | 1 | |
2 | 吉利 | 整车 | 辆 | 2 | |||
3 | 四轮定位仪 | 台 | 1 | ||||
4 | 轮胎动平衡机 扒胎机 | 台 | 2 | ||||
汽车发动机维修实习 | 200 | 1 | 桑塔纳2000 | 台 | 8 | 汽车维修鉴定 | |
2 | 拆装工具 | 套 | 8 | ||||
3 | 丰田电控台 | 台 | 2 | ||||
4 | 实训台 | 台 | 8 | ||||
5 | 柴油发动机 | 台 | 2 | ||||
汽车底盘实习 | 200 | 1 | 底盘模拟 | 台 | 3 | ||
2 | 华晨金杯 | 整车 | 辆 | 1 | |||
3 | 大众变速器 | 台 | 15 | ||||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实习 | 100 | 1 | 桑塔纳3000 | 整车电路 | 台 | 1 | |
2 | 风向标丰田 | 灯光电路 | 台 | 1 | |||
3 | 风向标丰田 | 发动机电路 | 台 | 1 | |||
4 | 丰田威驰 | 整车电路 | 台 | 1 |
4.实训(实验)室名称:机械拆装实验室
功能 | 场地面积 m2 | 配置标准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最低配置 |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 ||
机电设备拆装训练 | 100 | 1 | 减震器、差速器
| 台 | 8 | ||
2 | 拆装工具 | 套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