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全文WORD文档下载
学校(学院):湖南省新邵县工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名称: 汽车制造与检测
专业代码: 360701
专业负责人: 钟 珊
修改时间: 2021年4月
编制与修订说明
本培养方案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有关要求修订完善,参照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教学标准,结合长沙汽车工业学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教学标准,于2021年3月进行第3轮修订。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于三年全日制汽修专业,由湖南省新邵县工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长沙汽车工业学校、邵阳市汽车技师学院、邵阳交通学校、邵阳汽车维修学会、邵阳奥迪4S维修店公司、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制订,并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学校批准在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实施。
主要编制人:
新邵职业中专学校:钟珊 讲师 教研组长(主要负责人)
肖罗兰高级讲师 实训处主任
林 丹 讲师
胡永君 助讲
蓉 助讲
长沙汽车工业学校:丁卫锟 讲师 袁英辉 讲师
邵阳市汽车技师学院:陈小兵 高级讲师 高级技师
邵阳交通学校:王畅 高级讲师
邵阳奥迪4S维修店公司:刘三才(技术主管/高级技师)
目 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2
二、入学要求--------------------------------------------------------------2
三、修业年限--------------------------------------------------------------2
四、职业面向--------------------------------------------------------------2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5
1.培养目标--------------------------------------------------------------- 5
2.培养规格-----------------------------------------------------------------6
六、人才培养模式------------------------------------------------------------8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8
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8
2、课程体系------------------------------------------------------------------9
3、课程设置------------------------------------------------------------------10
八、教学时间分配及课时安排建议------------------------------------------------30
九、招生计划-----------------------------------------------------------------34
十、实施保障-----------------------------------------------------------------34
1、师资队伍------------------------------------------------------------------34
2、教学设施------------------------------------------------------------------35
3、实训(实验)条件-----------------------------------------------------------37
4、教学方法-------------------------------------------------------------------45
5、学习评价-------------------------------------------------------------------46
6、质量监督------------------------------------------------------------------46
十一、毕业要求-----------------------------------------------------------------47
十二教学实施建议--------------------------------------------------------------47
十三、附件--------------------------------------------------------------------51
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检测
专业代码:660701
二、入学要求
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1、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大部分是在汽车制造行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汽车制造与检测技术及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岗位是装配、焊接、冲压、检测、质量检验。少部分毕业生是在4S店及汽车维修店,从事汽车维护和保养、汽车发动机及变速箱修理、汽车故障排除与检测、新技术的引进与使用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表1本专业职业面向职业发展路径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装备制造大类(66) | 汽车制造类(6607) | 汽车制造与检测(660701) | 汽车整车生产加工制造人员(6-04-02)、汽车零部件装配人员(6-05-03) 汽车修理工(6-06-01-02) | 汽车装配工;焊接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工;汽车生产设备调试与管理;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维修工 | 汽车维修工中级证 电焊操作证 低压电工操作证 |
2、本专业职业发展路径如表2所示。
表2本专业职业发展路径
岗位类型 | 岗位名称 |
初次就业岗位 | 汽车装配工、焊接工、冲压工、涂装工、维修工 |
目标岗位 | 汽车设备管理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工、汽车检验工、维修技师 |
发展岗位 | 汽车质量检测技师、汽车制造车间管理者、汽车生产管理工程师 |
迁移岗位 | 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维修工、二手车评估、汽车配件管理、汽车销售。 |
3.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表3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对照表
职业岗位 名称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要求 | 职业资格证书 |
汽车装配工、焊接工 | 1、按技术要求进行生产流水线上汽车装配作业; 2、汽车装配工艺文件识读; 3、按技术要求对车零、配件进行焊接; 3、汽车下线后的调整作业,参与解决现场的实际问题; 4、积极开展生产现场QC活动,提高生产质量与效率。 | 1、熟悉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和汽车电气基本构造; 2、熟悉汽车装配工艺,能熟练进行汽车各系统的装配与调整; 3、具备扎实的机械制图与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4、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 电焊操作证
|
汽车零件制造工、冲压工。 | 1、按工艺技术要求进行汽车冲压成型作业: 2、按工艺技术要求进行汽车焊接过程作业; 3、按技术工艺要求进行汽车涂装作业; 4、能解决汽车产品生产过程总的问题,如故障分析、工装夹具设计等; | 1、熟悉汽车冲压过程及冲压工艺 2、熟悉汽车焊接过程及焊接工艺; 3、熟悉汽车涂装过程及涂装工艺; 4、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主动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能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 钳工等级证
|
汽车检测工 | 1、按技术与工艺要求进行汽车零部件制造过程检验; 2、按技术与工艺要求进行汽车生产过程在线检验; 3、能按工艺与技术要求完成汽车零件的入库检验与检测工作; 4、能按技术与工艺要求完成汽车下线后的检验与调整工作。 | 1、熟识汽车零部件的装配技术要求和工艺; 2、熟悉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 3、能对总成件进行质量的初步检验和分析; 4、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主动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
汽车维修工 | 1、按技术与流程要求进行汽车维护与保养。 2、按技术要求对汽车进行四轮定位。 3、能够补胎、更换轮胎。 4、能够对车进行故障排除与检修。 5、按照技术要求能够对车进行美容与装饰。
| 1、掌握发动机拆装与检修技术; 2、掌握底盘构造与检修技术; 3掌握汽车电气构造与检修技术; 4、掌握汽车维护与保养技术; 5、掌握整车电路故障排除技术。 | 汽车维修等级证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立足湖南省汽车制造产业发展,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汽车零部件识图、公差与配合、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汽车总装工艺与调试等专业知识,面向汽车制造与装配职业群,能够从事整车装配作业、过程检验及部品检验、整车下线检查和调试、汽车性能检测与性能试验评价、设备维修与管理岗位工作,能担当汽车维修、汽车销售、汽车保险理赔和配件销售检验等岗位作业,能胜任现场技术员以及汽车生产一线的生产、质量以及设备管理岗位要求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目标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6)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7)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8)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具有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2、知识目标
1)基本职业知识
①了解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掌握适应环境和发展自我的知识与方法;
②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③会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④有较强的机械制图和公差配合应用能力;
⑤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求职的技巧和礼仪知识。
2)专业核心知识
①具有汽车保养与维修知识;
②系统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了解汽车新技术;
③具有汽车维修工量具、仪表、设备的性质的使用知识。
④掌握汽车结构、发动机工作原理、汽车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⑤掌握汽车底盘结构、汽车电控、汽车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⑥掌握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知识⑦具有二手车检测与评估知识;
⑧具有汽车保险与理赔基本知识;
⑨具有汽车销售及服务礼仪知识。
⑩具有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协调人际关系、调适情绪、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3)熟练读识装配图和复杂零件图。
(4)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具有一定的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技术及设备管理工作能力;
(6)具备基本汽车生产中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物流管理能力;
(7)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创造能力;
(8)具有基本汽车拆卸、检修、排故能力;
(9)具备机动车鉴定、评估、保险、理赔的基本能力;
(10)具有一定的企业团队管理能力。
六、人才培养模式(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根据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岗位群,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学校维修厂和校内外其他实训基地良好的硬件条件,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学科性课程体系,按模块项目任务对课程门类的重新划分,构建“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专业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
本专业基于汽车装配技术、整车下线调试工作、汽车检验与检测、汽车配件管理、汽车制造生产管理与设备管理基本岗位,汽车维修与检测、汽车销售、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评估等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平台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和公共拓展课五个部分,其具体课程内容如表4所示。
表4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课程体系结构表
公共基础课
中职数学
中职语文
中职英语
计算机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中国历史
入学教育与军事技能
德育教育
劳动教育
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
专业基础课
机械制图
汽车机械基础
电工电子
汽车文化
机械维修基础
焊接技术
钳工
专业核心课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
汽车保养与维护
汽车车身电气系统构造与维修
汽车整车排故与检测
汽车美容与装饰
发动机拆装实训
汽车整车拆装实训
钳工实训
焊接实训
汽车电控系统实训
汽车综合实训
实训答辩
顶岗实习
专业拓展课
二手车评估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汽车保险与实务
维修工考证
汽车涂装技术基础
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
选修课
吉利系列课程 汽车装配与调试
4S店管理
(三)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各部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描述如下。
1、公共基础课程
(1)职业规划(80学时)
本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学习,在正确分析自身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措施,调整规划,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初步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法律知识,自觉遵法、守法;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的有关知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运用创业知识,在条件成熟时,自主创业。
(2)中职语文(200学时)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通过学习,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通过学习和了解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生动的艺术实践活动,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理解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丰富情感体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艺术鉴赏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3)数学(200时)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并掌握生活和职业岗位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技能、计算工具的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4)英语(含专业英语200学时)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掌握基本专业英语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计算机应用基础(160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掌握现代办公中的文字处理、表格设计、演示文稿、网上浏览、电子邮件通信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6)体育与健康(200学时)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7)心理健康(80学时)
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学习和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提升心理素质,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8)道德(80学时)
了解有哲学的基础知识,理解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学的关系,掌握哲学的基本要求,并能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正确分析自身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措施,调整规划,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设计;初步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业技能课程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结合汽车专业的特点,将专业技能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任意选修课。具体要求见表三。
专业技能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表(表三)
序号 | 课程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活动/技能实训点 | 教学建议 | 学时 | 节/周 | |
l | 汽车 文化 | 1.了解汽车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2.提高汽车的鉴赏能力 3.掌握汽车制造厂商及车型的系统知识 4.了解汽车构造的基本知识 | 1.汽车史话 2.汽车名人 3.汽车公司与商标 4.汽车的分类、总体构造和汽车相关知识 5.汽车外形与色彩 6.汽车运动 7.汽车维修技能大赛 8.未来汽车 | 1.举行名车、汽车名人故事竞赛 2.参观车展、汽车4S店 3.用搜索引擎查询汽车商标 4.观摩汽车维修技能大赛 | 分1个学期开设,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视录像或现场观摩等教学形式。 | 80 | 4 | |
2 | 机械 基础 | 1. 2.能进行汽车典型零部件的受力分析 3.了解常用机构、传动装置在汽车中的应用 4.了解液压和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 5.了解汽车常用运行材料性能,选用原则
| 1.静力学基础 2.汽车常用机构 3.机械传动、螺纹传动、 4. 带传动和链传动 5、齿轮传动 6.汽车常用材料 7.液压与气压传动 | 1、力学实验演示 2.机械机构运动演示 3.机械传动实验 4.齿轮传动实验 5.汽车常用材料列举和识别 6.汽车液压与气压实验 | 分1个学期开设,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视录像、演示实验等教学形式。 | 80 | 4 | |
3 | 机械 制图 | 1、能识读简单汽车零件图和多部件装配图 2、几何作图基本操作 3、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4、掌握组合体画图方法 5、掌握螺纹、弹簧的画法 6、掌握零件图的画法 | 1、几何的图形画法 2、三视图的画法 3、组合体 4、剖视图 5、螺纹 6、零件的表示方法 7、零件的画法 | 1.绘制简单组合体三视图 2.阅读分析汽车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 3剖视图的画法 | 分2个学期开设,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视录像,演示实验等教学形式。 | 160 | 4 | |
4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1.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 2.能够读懂并分析基本电路图 3.掌握汽车电子控制基础知识 4.掌握万用表等简单仪器,仪表的使用 | 1.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直流电路、正弦三相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2.常用电子元件,基本运算放大器,整流与滤波电路、直流稳压电源、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3.传感器,执行器与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1.汽车电工实验 2.汽车电子实验 3.汽车电控实验 | 分1个学期开设,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视录像,演示实验等教学形式。 | 80 | 4 | |
5 | 汽车维修基础 | 1.熟悉钳工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方法 3.了解汽车维修工作安全规范 4.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维修业务流程和车间工作要求 5.了解汽车维修相关法律法规 | 1.钳工基础知识 2.常用工量具和钳工设备 3.汽车维修工作安全规范 4.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5.维修业务流程和维修车间工作要求 6.汽车维修相关法律法规 | 1.钳工基本技能训练 2.汽车典型零件(如活塞、曲轴)测量 3.汽车4S店参观 | 分1个学期开设,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视录像、现场观摩、演示实验等教学形式。 | 80 | 4 | |
6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1.熟悉汽车发动机各机构与系统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2.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与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3.掌握汽车发动机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 4.具有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能力 | 1.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 2.配气机构 3.进排气系统 4.传统点火系统 5.起动系统 6.冷却系统 7.润滑系统 8.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诊断方法与维修工艺 | 1.检查与更换活塞环 2.检查与更换连杆轴承 3.检查与更换曲轴轴承 4.检查配气正时,更换正时皮带或链条 5.检查与更换凸轮轴,调整气门间隙 6.检查与更换气门油封 7.检查与更换汽缸垫、汽缸盖 8.测量汽油机汽缸压缩压力 9.检查与更换油底壳 10.检查与更换机油泵 11.检查与更换节温器 12.检查与更换水泵 13.发动机总成机械部分的分解与装配 14.发动机总成的更换、吊装 15.检查与更换起动机 16.起动机的分解与装配 17.检查起动线路 18.检查与更换点火线圈 19.检查与更换火花塞 20.检查点火正时 21.直列式、转子式喷油泵的认知实验 | 分1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120 | 6 | |
7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1.熟悉汽车底盘各机构与系统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2.掌握汽车底盘总成与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3.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 4,具有汽车底盘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能力 | 1.汽车传动系统 2.汽车行驶系统 3.汽车转向系统 4.汽车制动系统 5.汽车底盘机械故障诊断方法与维修工艺 | 1.进行6S管理以及实训安全教育 2.底盘常用工具、专用工具以及各量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学习汽车底盘总成构造及作用 4.学习离合器构造及原理 5.检测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6.进行离合器检修及故障诊断 7.变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8.更换手动变速器同步器 9.变速器操纵机构检修 10.更换万向节、中间支撑轴承 11.更换半轴球笼 12.差速器、主减速器检修及更换 13.底盘行驶系统认知学习 14.悬架学习以及更换减振器 15.轮胎的拆卸、分解与组装 16.轮胎动平衡调整 17.学习四轮定位 18.更换横拉杆球头 19.转向器的分解与装配 20.更换液压转向助力泵 21.检查与更换制动鼓、制动蹄 22.检查与更换制动盘、制动块
| 分1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80 | 4 | |
8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 1.熟悉汽车电气设备各系统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2.掌握汽车电气设备总成与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原理 3.掌握汽车电气设备各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 4.具有汽车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能力 | 1.汽车电源系统 2.照明与信号系统 3.仪表与警告系统 4.辅助电器系统 5.汽车电路结构与组成 6.汽车电路图的识读方法 7.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方法与维修工艺 | 1.检测与更换蓄电池 2.蓄电池充电 3.更换发电机 4.发电机的分解与装配 5.检测电源系统 6.更换仪表板总成 7.更换前照灯灯泡 8.检查与更换喇叭 9.更换组合开关 10.更换保险丝与继电器 11.更换刮水器电机 12.全车电路原理与电路图识读 13.全车电路故障诊断 | 分2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240 | 6 | |
9 | 汽车保养与维护 |
2.掌握汽车使用方法
3.了解汽车维护制度
4.熟悉汽车运行材料
5.熟练使用汽车维修手册
6.熟练掌握汽车维护工艺 | 1.汽车选购基本知识
2.汽车合理使用
3.汽车维护制度
4.汽车运行材料
5.汽车维护工艺 | 1.检查润滑系渗漏 2.更换机油滤清器 3.更换发动机冷却液 4.更换燃油滤清器 5.更换空气滤清器 6.检查与调整离合器踏板 7.检查半轴防尘套 8.检查与更换后桥差速器油 9.检查减振器(渗漏、性能、紧固) 10.轮胎的检查与换位(包括花纹、气压) 11.检查与调整制动踏板 12.检查与调整转向器自由行程 13.检查转向助力液面 14.检查蓄电池电解液(密度、通风、充电指示状态) 15.检查发电机安装状态,驱动皮带及配线 16.检查充电指示灯及发电状态 17.检查仪表及指示灯 18.检查灯光系统 19.检查与更换刮水片 20.检查电动车窗的功能 21.检查电动座椅的功能 22.检查中控门锁的功能 23.检查时钟、点烟器的功能 24.检查前后挡风玻璃除霜、除雾器的功能 25.检查空调的制冷性能 26.检查收音机的功能 27.检查CD机的功能 28.检查功放及音响喇叭 29.二级维护工艺 | 分1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丰富教学形式。 | 120 | 6 | |
10 | 汽车故障排除与检测 | 1.熟悉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2.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3.熟悉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流程及标准 4.熟悉汽车故障诊断基础知识 5.能正确使用质量检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质量检验 | 1.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基础知识(含流程、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 2.汽车维修质量管理 3.汽车故障诊断基础 4.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仪器与设备 5.汽车维护质量检验技术 6.汽车修理质量检验技术 | 1.汽车发动机维修质量检验 2.汽车底盘维修质量检验 3.汽车电气系统维修质量检验 4.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维修质量检验 5.汽车综合性能检测 | 分1个学期开设,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视录像、现场观摩,演示实验等教学形式 | 120 | 6 | |
11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 | 1.掌握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了解电控柴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一般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工艺 | 1.电控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2.点火控制系统 3.进气控制系统 4.怠速控制系统 5.排放控制系统 6.自诊断系统 7.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仪器和设备 8.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 1.检查与更换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2.检查与更换水温表传感器 3.检查与更换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 4.检查与更换曲轴位置传感器 5.检查与更换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6.检查与更换空气流量传感器 7.检查与更换进气压力传感器 8.检查与更换氧传感器 9.检查与更换爆震传感器 10.检查与更换节气门体 11.检查与更换VVTi执行器电磁阀 12.检查、清洗与更换喷油器 13.检查与更换汽油泵 14检查与更换继电器 15.检查与更换EGR阀 16.检查与更换活性炭罐电磁阀 17.检查与更换发动机电脑 18.检查与更换活性炭罐 19.检查与更换三效催化转化器 20.汽油机排气检测与分析 21.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 22.发动机电控系统数据流、波形分析 23.柴油机电控系统实验 24.柴油机高压油路测试 25.柴油机电控喷油器性能测试 26.柴油机烟度检测 27.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 | 分1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 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80 | 4 | |
12 |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 | 1.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一般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工艺 3.能够熟练使用专用测量工具对底盘电控各机构进行检测与诊断 | 1.自动变速器 2.电控悬架 3.电动助力转向 4.ABS/ASR/EBD/EDS/ESP系统 5.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仪器和设备使用 6.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方法 | 1.检查与更换自动变速器油 2.利用专用仪器检查自动变速器油压 3.检查与更换液力变矩器 4.检查与更换液压阀体 5.变速器总成更换、吊装 6.检查与更换电磁阀 7.更换自动变速器总控 8.检查与更换速度传感器 9.检查与更换油温传感器 10.检查与更换换挡开关 11.自动变速器的分解与装配 12.电控悬架系统实验 1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检测与实验 14.ABS/ASR/EBD系统故障诊断 15.检查与更换轮速传感器 16.检查与更换ABS/ASR/EBD电脑 17.ESP系统自诊断 18.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实训 | 分1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80 | 4 | |
13 |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 | 1.掌握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车身电控系统一般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工艺 | 1.汽车电子仪表 2.信息显示系统 3.安全气囊与电控安全带; 4.防盗报警系统 5.防碰撞系统 6.前照灯控制系统 7.电控舒适系统 8.娱乐与通信系统 9.汽车车身电控系统诊断仪器和设备 10.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 1.检测安全气囊 2.更换电动座椅电机 3.更换电动车窗电机 4.更换中控门锁电机 5.匹配防盗钥匙 6.检查电动后视镜的功能 7.更换电动后视镜 8.更换电动天线、扬声器 9.车载网络系统故障诊断 10.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 分1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120 | 6 | |
14 | 汽车空调系统构造与维修 | 1.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空调性能检查的方法 3.能正确选用仪器设备进行汽车空调系统检漏,制冷剂回收、净化与加注 4.掌握汽车手动及自动空调一般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工艺 | 1.汽车手动空调 2.汽车自动空调 3.汽车空调系统的正确使用 4.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仪器和设备 5.汽车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方法 | 1.检查空调制冷系统性能 2.检查空调制冷剂的泄漏 3.抽空、加注空调制冷剂 4.检查与更换膨胀阀 5.检查与更换干燥过滤器 6.检查与更换空凋压缩机 7.检测与诊断自动空调 8.检查与更换车外温度传感器 9.检查与更换鼓风机调速电阻 10.检查与更换风门控制器 | 分1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 | 80 | 4 | |
15 | 汽车整车电路 | 1.了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概况 2.熟悉汽车电路检测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流程 3.熟悉汽车整车电路的内容、原理和方法 4.熟悉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5.掌握汽车整车电路的基本知识 6.掌握汽车电路一般故障的诊断方法 7.能够使用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汽车电路检测,确定汽车电路状况 | 1.汽车电工基础(含汽电工电子技术) 2.汽车整车电路的任务及分类 3.汽车电路检测流程 4.汽车检测技术与检测设备 5.汽车灯光系统的检测 6.汽车传感器的检测 7、汽车喇叭电路检测 8、车身电路的检测 9、雨刮系统电路检测 10、主控电路系统检测 | 1.前照灯检测 2.喇叭声级检测 3.汽车综合检测站的组成与检测工艺流程 4.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 5.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6.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 7.汽车电气故障诊断 8.汽车整车故障诊断 | 分1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武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演示、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形式,可安排学生到二手车及汽车保险评估公司现场教学和参观实践。 | 80 | 4 | |
16 | 汽车二手车评估技术 | 1.了解汽车评估技术的发展概况 2.了解汽车评估的分类 3.熟悉汽车评估标准 4.了解二手车价格评估及事故车碰撞评估方法 5.熟悉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方法 6.能够使用汽车评估仪器、设备进行汽车技术评估,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和技术等级 | 1.汽车评估技术基础(含汽车评估标准) 2.汽车评估任务及分类 3.汽车评估设备及评估技术 4.汽车技术等级评定 5.二手车价格评估 6.事故车碰撞评估 | 1.汽车技术等级评定 2.二手车价格评估 3.事故车碰撞评估 | 分1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演示、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形式,可安排学生到二手车及汽车保险评估公司现场教学和参观实践。 | 80 | 4 | |
17
| 焊接技术 | 1.了解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2.熟悉汽车检测站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流程 3.掌握焊接工作原理和焊接方法 4.掌握焊条电弧焊的基本操作模块。 5.掌握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基本操作模块 6.掌握氩弧焊的基本操作模块 7.掌握焊接工艺技术 | 1.焊接介绍(含焊接规范与相关法律法规) 2.焊接应用 3.焊接的概念及本质 4.焊接防护措施及安全5.焊接接头与焊缝的基本形式 6.焊接材料、坡口的选择 7、焊接位置、焊接方法 8、焊条电弧焊基本操作 9、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基本操作。 10、氩弧焊基本操作 11、焊接工艺 | 1.焊条电弧焊基本操作方法 1.1、平焊操作 1.2横焊操作 1.3立焊操作 1.4仰焊操作 2.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2.1平焊操作 2.2横焊操作 2.3立焊操作 2.4仰焊操作
3、氩弧焊基本操作 3.1平焊操作 3.2横焊操作 3.3立焊操作 3.4仰焊操作
| 分1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 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演示、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可安排学生到汽车检测站现场教学和参观实践,安排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业务接待岗位参观实践。 | 80 | 4 | |
18 |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 1.了解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员的岗位职责 2.了解汽车配件、汽车保险、汽车维修工时定额及财务基本知识 3.熟悉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的主要内容 4.掌握服务礼仪与维修业务接待流程 5.熟练使用汽车维修计算机管理系统 6.能按工作流程进行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工作 | 1.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员的岗位职责 与职业素养 2.服务礼仪与维修业务接待流程 3.汽车维修业务管理 4.汽车配件基本知识 5.汽车保险与理赔基本知识 6.汽车维修工时定额与财务基本知 识 7.汽车维修计算机管理及应用 | 1.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实训 2.汽车维修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训 | 分1个学期开设,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或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配合多媒体演示、数字资源库或教学仿真软件等丰富教学形式,可安排学 生到汽车检测站现场教学和参观实践,安排学生到汽车维修企业业务接待岗位参观实践。 | 80 | 4 |
八、教学时间分配及课时安排建议
(一)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 期 | 学期总 周 数 | 理实一体化 教学周数 | 项目实训 实习周数 |
劳动教育
| 入学教育 军训 | 技能考核 理论考试 | 毕业教育
| 毕业 实践 | 备 注 |
1 | 20 | 17 | 1 | 1 | 1 | ||||
2 | 20 | 17 | 2 | 1 | |||||
3 | 20 | 18 | 1 | 1 | |||||
4 | 20 | 18 | 1 | 1 | |||||
5 | 20 | 18 | 1 | 1 | |||||
6 | 20 | 1 | 1 | 18 | |||||
合计 | 120(周) | 88(周) | 5(周) | 1(周) | 2(周) | 5(周) | 1(周) | 18(周) |
(二)课时计划安排表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学期及周学时分配 |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 | 2 | 3 | 4 | 5 | 6 |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 课程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40 |
| 2 |
|
|
|
|
2 | 中职语文 | 200 | 2 | 2 | 2 | 2 | 2 |
| ||
3 | 中职数学 | 200 | 2 | 2 | 2 | 2 | 2 |
| ||
4 | 中职英语 | 200 | 2 | 2 | 2 | 2 | 2 |
| ||
5 | 体育与健康 | 200 | 2 | 2 | 2 | 2 | 2 |
| ||
6 | 音乐 | 100 | 1 | 1 | 1 | 1 | 1 |
| ||
7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160 | 4 | 4 |
|
|
|
| ||
8 | 核心价值观 | 20 |
|
| 1 |
|
|
| ||
9 | 历史 | 40 | 1 | 1 |
|
|
|
| ||
10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40 | 2 |
|
|
|
|
| ||
11 | 哲学与人生 | 40 |
|
|
| 2 |
|
| ||
12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40 |
|
| 2 |
|
|
| ||
13 | 心理健康 | 40 |
|
|
| 1 | 1 |
| ||
14 | 就业指导 | 40 |
|
|
|
| 2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32.16%) | 1280 | 16 | 16 | 12 | 12 | 12 | 0 | |||
| ||||||||||
专业技能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汽车文化 | 80 | 4 |
|
|
|
|
|
2 | 汽车机械基础 | 80 | 4 |
|
|
|
|
| ||
3 | 汽车电工电子 | 80 |
|
| 4 |
|
|
| ||
4 | 汽车维修基础 | 80 |
| 4 |
|
|
|
| ||
5 | 汽车识图 | 160 | 4 | 4 |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12.06%) | 480 |
|
|
|
|
|
| |||
|
|
|
|
|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1 | 汽车保养与维护 | 120 | 6 |
|
|
|
|
| |
2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120 |
| 6 |
|
|
|
| ||
3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 | 80 |
|
| 4 |
|
|
| ||
4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80 |
| 4 |
|
|
|
| ||
5 |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 | 240 |
|
| 6 | 6 |
|
| ||
6 |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 | 80 |
|
| 4 |
|
|
| ||
7 | 汽车故障排除与检测 | 120 |
|
|
| 6 |
|
| ||
8 | 汽车美容 | 120 |
|
|
|
| 6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4.12%) | 960 |
|
|
|
|
|
| |||
维修 方向 | 1 | 汽车整车电路 | 80 |
|
|
|
| 4 |
| |
2 | 汽车空调系统构造与维修 | 80 |
|
|
|
| 4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4.02%) | 160 |
|
|
|
|
|
| |||
制造 方向 | 1 | 汽车总装技术 |
|
|
|
|
|
|
| |
2 |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 | 80 |
|
|
|
| 4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1.97%) | 80 |
|
|
|
|
|
| |||
业务接待方向 | 1 | 汽车二手车评估技术 | 80 |
|
|
| 4 |
|
| |
2 |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 80 |
|
| 4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4.02%) | 160 |
|
|
|
|
|
| |||
任意选修课 | 1
| 汽车新技术 | 80 |
|
|
|
| 4 |
| |
2 | 焊接技术 |
|
|
|
|
| ||||
3 | 机加工常识 |
|
|
|
|
|
|
| ||
冲压 |
|
|
|
|
| |||||
4 | 钳工知识 |
|
|
|
|
|
|
| ||
5 | 汽车保险 | 80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4.02%) | 160 |
|
|
|
|
|
| |||
社会综合实践 | 1 | 军训 | 60 | 1周 |
|
|
|
| 1周 | |
2 | 入学教育 | 30 | 1周 |
|
|
|
|
| ||
3 | 考证 | 40 |
|
|
| 2 |
|
| ||
4 | 毕业教育 | 30 |
|
|
|
|
| 1周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4.02%) | 160 |
|
|
|
|
|
| |||
毕业顶岗实习小计 | 毕业实习 | 620 |
|
|
|
|
| 620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15.57%) | 620 |
|
|
|
|
| 620 | |||
周学时及学分合计 |
| 34 | 34 | 34 | 34 | 34 | 34 | |||
总学时 | 3980 |
|
|
|
|
|
| |||
|
九、计划招生人数
3个班(共计150人)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要求
为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专任教师共计9名,兼职教师1名,文化课教师5人、汽修专业在校总人数305人(包含计划150人)学生数与教师数比例20:1,学生人数与专业任课教师比例30:1 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70%。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见表11所示。
表11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一览表
队伍结构 | 比例 | |
职称结构 | 高级讲师 | 10% |
讲师 | 30% | |
助理讲师 | 50% | |
助教 | 10% | |
学历结构 | 博士 | 0 |
硕士 | 0 | |
本科 | 100% | |
年龄结构 | 35岁以下 | 50% |
36-45岁 | 30% | |
46岁以上 | 20% |
2.专兼职教师素质要求及建设举措
专兼职教师素质要求及建设举措见表12所示。
表12专兼职教师素质要求及建设举措
序号 | 类别 | 数量 | 素质要求 | 建设措施 |
1 | 专业带头人 | 1 | 专业带头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汽车行业、专业发展动态,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 通过内部培养和选送培训,提高专业带头人国际视野和能力。 |
2 | 骨干教师 | 2 | 骨干老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水平,能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中起到示范作用。 |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和技术培训,建立常态化的骨干教师成长机制,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 |
3 | 专任教师 | 6 | 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意识,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主讲3-4门专业技术课。 | 通过专业培训和到企业锻炼等形式,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 |
4 | 兼职教师 | 1 | 来自行业制造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技术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本专业相关的中级及以上职称或高级工职业资格,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 从汽车制造企业一线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用兼职教师。 |
(二)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桌椅可移动,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①校内实训室生均面积能满足学生独立操作的教学要求。
②校内实训室无安全隐患、通风、照明、控温、控湿等设施完好,水电布置安全规范。
③保持通道畅通无阻,消防设备完好无损。
④实训室干净整洁,育人环境良好。
⑤每间实训室配备黑(白)板、多媒体电视机或投影仪设备、桌椅可移动。
⑥建立实训室管理机构体系,设专人负责,实训处定期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⑦建立科学、有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实训(实验)条件
所有核心专业课程配备了相应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实验)室,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理论学习的相关教具,实施模块项目任务教学模式,结合实物、工单、各种辅助工具,分组分批进行教学。
各实训(实验)室要根据课程内容配备相应的原辅材料、元器件和各种辅助工具。
每个实训(实验)室按一个班50名学生配置,工位按8-10个设置,配备黑(白)板、多媒体电视机或投影仪设备。
实训(实验)室名称:钳工实训室
功能 | 场地面积 m2 | 配置标准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最低配置 | 地点 | ||
钳工技能训练 | 120 | 1 | 钳工实习台 | -- | 套 | 50 | 实训大楼一楼103室 |
2 | 钳工实习工具 | -- | 套 | 50 |
2.实训(实验)室名称:电工实训室
功能 | 场地面积 m2 | 配置标准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最低配置 | 地点 | ||
电工技能训练 | 80 | 1 | 电工实训台 |
| 张 | 10 | 实训大楼五楼502室 |
2 | 电工工具 |
| 套 | 20 | |||
3 | 万用表 |
| 个 | 20 | |||
4 | 电动机 | -- | 个 | 20 |
3、实训(实验)室名称:汽车综合实训楼
功能室 | 场地面积 m2 | 配置标准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最低配置 | 地点 | ||
汽车维护实训室 | 200 | 1 | 桑塔纳2000 | 整车 | 辆 | 1 | 实训大楼一楼101室 |
2 | 吉利整车 | 英伦C7 | 辆 | 2 | |||
3 | 四轮定位仪 | 帕萨特 | 台 | 1 | |||
4 | 轮胎动平衡机、 | 森达
| 台 | 2 | |||
5 | 扒胎机 | 森达 | 台 | 2 | |||
6 | 变速油更换清洗机 |
| 台 | 2 | |||
7 | 空调更换清洗机 |
| 台 | 1 | |||
8 | 举升机 |
| 台 | 4 | |||
汽车发动机实训室 | 120 | 1 | 发动机 | 桑塔纳2000 | 台 | 8 | 实训大楼四楼402室 |
2 | 拆装工具 | 风向标 | 套 | 8 | |||
3 | 发动机电控台 | 风向标丰田 | 台 | 2 | |||
4 | 实训台 | 风向标 | 台 | 8 | |||
5 | 柴油发动机 |
| 台 | 2 | |||
汽车底盘实习 | 120
| 1 | 底盘模拟 |
| 台 | 3 | 实训大楼四楼403室 |
2
| 华晨金杯 | 整车 | 辆 | 1 | |||
3 | 传动系模拟系统 | 风向标大众 | 台 | 1 | |||
4 | 制动系模拟系统 | 风向标大众 | 台 | 1 | |||
5 | 转向系模拟系统 | 风向标大众 | 台 | 1 | |||
6 | 汽车独立悬架
| 风向标大众 |
| 1 | |||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实习 | 120 | 1 | 整车电路台架 | 桑塔纳3000 | 台 | 1 | 实训大楼四楼405室 |
2 | 灯光电路台架 | 风向标丰田 | 台 | 2 | |||
3 | 发动机电路控制台架 | 风向标丰田 | 台 | 1 | |||
4
| 整车电路
| 丰田威驰
| 台
| 1
| |||
5 | 雨刮演示台架 | 风向标丰田 | 台 | 1 | |||
6 | 起动机演示台架 | 风向标丰田 | 台 | 1 | |||
7 | 空调电路台架 | 风向标丰田 | 台 | 1 | |||
8 | 写字椅子 |
| 张 | 50 | |||
变速箱实训室
|
| 1 | 实训台 |
| 台 | 8 | 实训大楼四楼404室 |
2 | 变速箱 | 风向标大众 | 台 | 8 | |||
3 | 制动盘 | 风向标大众 | 台 | 8 | |||
4 | 减震器 | 风向标大众 | 个 | 8 | |||
5 | 万向转动装置 |
| 个 | 8 | |||
6 | 差速器 | 风向标大众 | 台 | 8 | |||
7 | 离合器总成 | 风向标大众 | 个 | 8 | |||
8 |
液力变距器 | 风向标大众 | 台 | 2 |
4.实训(实验)室名称:焊接实训室
功能室 | 场地面积m2 | 配置标准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最低配置 | 地址 | ||
焊接实训室 | 120 | 1 | 焊机 |
| 台 | 12 | 配电房旁 |
2 | 切割机、沙轮机 |
| 台 | 各1 |
5.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为: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开展汽车制造线上装配、在线和下线检验、设备管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汽车维修、销售、售后服务、前台接待,保险索赔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校外实训基地配置与要求见表15。
表15学生实习基地配置与要求
序号 | 实训基地名称 | 合作企业名称 | 实习岗位 | 容量(人) |
1 | 吉利宁波分公司实训基地 | 吉利汽车集团宁波分公司 | 线上装配、在线和下线检验、设备管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 | 50 |
2 | 上汽汽车实训基地 | 上汽集团福建分公司 | 线上装配、在线和下线检验、设备管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 | 50 |
4 | 比亚迪汽车实训基地 | 比亚迪汽车制造股份公司长沙分公司 | 线上装配、在线和下线检验、设备管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 | 30 |
5 | 奥迪4S维修店实训基地 | 奥迪维修有限公司 | 汽车维修、销售、售后服务、前台接待,保险索赔 | 5 |
6 | 吉利4S维修店实训基地 | 吉利邵阳有限公司 | 汽车维修、销售、售后服务、前台接待,保险索赔 | 5 |
7 | 邵阳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实训基地 | 邵阳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 汽车维修、销售、售后服务、前台接待,保险索赔 | 5 |
8 | 新邵万利一级维修实训基地 | 新邵万利有限公司 | 汽车维修、销售、售后服务、前台接待,保险索赔 | 5 |
9 | 一新邵通达实训基地 | 一新邵通达有限公司 | 汽车维修、销售、售后服务、前台接待,保险索赔 | 5 |
6.学生就业计划安排
本校维护学生基本利益与用人单位洽谈,工作岗位必须与本专业相关,采用大型招聘会,把企业引进校园,服务当地经济,服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的自愿原则和家长的要求安排就业,学生实习基地配置与要求见表16。
序号 | 合作企业名称 | 推荐企业名称 | 工作初始岗位 | 学生人数 |
1 | 吉利汽车集团宁波分公司 |
| 线上装配、焊接、下线检验 | 30 |
2 | 上汽集团福建分公司 |
| 线上装配、焊接、下线检验 | 30 |
3 | 比亚迪汽车制造股份公司长沙分公司 |
| 线上装配、焊接下线检验、设备管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 | 30 |
4 | 邵阳奥迪4S维修店 |
| 汽车维修、销售、 | 5 |
5 | 邵阳丰田4S店维修 |
| 汽车维修、前台接待,保险索赔 | 3 |
6 | 新邵通达有限公司 | 邵阳大众4S维修店 | 汽车维修、销售、售后服务、 | 6 |
7 | 新邵万利有限公司 | 长沙吉利4S店 | 汽车维修、售后服务、保险索赔 | 6 |
8 |
| 吉利汽车集团湘潭分公司 | 线上装配、焊接、下线检验 | 20 |
9 |
| 中汽集团 | 线上装配、焊接、下线检验 | 20 |
10 | 合计 |
|
| 150 |
7.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为: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教材选用由学校教材选用委员会负责,学校教材选用委员会由已公示的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等组成,按照《新邵职中教材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程序选用教材。教材选用应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情况,切实服务人才培养、当地经济。遵循以下要求:必须使用国家统编的教材。专业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原则上从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国家和省级规划目录中没有的教材,可在职业院校教材信息库选用,选用时应充分保证优秀教材进行学院。教材必须紧跟时代和行业,对接产业发展,同一本教材连续使用时长不能超过三年。不得以岗位培训教材取代专业课程教材。选用的教材必须是通过审核的版本,擅自更改内容的教材不得选用,未按照规定程序取得审核认定意见的教材不得选用。不得选用盗版、盗印教材。选用境外教材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汽车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相关专业技术手册等;汽车制造行业专业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汽车技术》、《汽车维修》、《汽车工程》等汽车类专业学术期刊。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数字教学资源配置要求
(四)教学方法
按照专企一体的总体原则,根据课程性质,采用班级授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块项目任务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实践训练、讨论、讲座等形式组织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利用网络、多媒体、空间等信息化手段,倡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积极开展师生教学互动,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学习评价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效果实施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及时诊断分析、发现问题、查摆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改进提高,形成教学质量改进螺旋。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评价内容综合化(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评价方法多样化(项目完成、操作、社会实践、志愿者、理论考核)的评价体系。
①过程评价:从平时课堂检测、课后相关任务(作业、小论述、团体活动讨论)、实习实训操作水平、实践技能考核、理论测试等过程加以考核。
②综合评价: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结合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人文素质、职业意识、职业态度)与专业评价综合考核。
③行业评价:用人单位、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职业胜任、职业发展、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评价。
(六)质量管理
(1)建立学校专业建设资源库机制,由教导处、实训处、教研处共同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教案检查、作业检查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期中、期末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对学生进行检验教学质量,根据成绩分析对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开展核心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改革,制定与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技能抽查标准和技能考核标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5)专业教研组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施情况的诊改机制。三年为一个诊改周期,每学年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一轮诊改,每一个教学循环对《课程标准》(含实践性环节教学标准)实施一轮诊改,形成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质量改进螺旋。
十一、毕业要求
1、毕业均满足以下要求:
(1)学生德育评价要求需达到合格及以上等级由学生科考核
(2)项目操作考核评价要求达到合格及以上等级由实训处考核
(3)理论考试成绩均达到60及以上由教导处统计
(4)毕业实习合格及以上等级由就业处考核
2.资格证书要求
1+X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电焊操作证、低压电工证书等可考证,不做硬性要求。
3.特殊情况
凡是个人荣获国家,省级荣誉,经个人申请免考,由校长办公室商量决定
十二、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程开发
1、学校课程设计与规划,可参照职业教育指导方案暨行业标准为依据。
2、课程发展,应以企业发展需要为基础,结合学校情况发展成模块项目式课程体系,以落实学校办学特色。
3、省定核心课程,其目的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学校应优先筹措资源,以有效达成课程目标。
4、公共课程应着重人格修养、劳动教育、工匠精神,并应注意与专业知识能相配合,尤应兼顾核心课程的融入,以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5、核心课程教学应以实践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以配合就业与继续进修的需求,并兼顾培养学生创造思考、问题解决、适应变迁及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使学生具有就业或继续进修所需基本知能。
6、各课程课时,可视学生程度、社会需要及本校设备酌量增减。
(二)教学方法
1.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专业基础课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等方法,通过集体讲解、师生对话、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演讲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专业技能课的学习以及再教育奠定基础。
3.专业基础课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利用示范、分组操作、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验、企业参观等形式,配合实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抽象的原理性知识,具备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基础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4.技能方向课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组织教学,利用集体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分组训练、综合实践等形式,配合实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仿真模拟软件等手段,把最新的汽车维修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学效果。
5.任意选修课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和学校特色,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三)教学评价
1.坚持课中评价与课后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原则。
2.专业课实行理论考试、技能考核与日常操行表现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3.选修课的考核可以采用课堂综合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学习效果课堂展示、综合笔试等多元评价方法。笔试主要针对各部分的基本知识进行命题。
4.实习实践实训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训考核要设计便于操作的考题和细化的评分标准。
5.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注重评价内容的整体性,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养成规范操作、6S管理、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以及爱护设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形成。
(四)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专业负责人任职资格
1)在本专业教学和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熟悉本专业发展方向。
2)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和教改成果突出
3)在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和教研能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4)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的教学研究专著或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教学研究论文
2.专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
1)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2)具有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5)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
6)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
7)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与相关行业保持紧密联系。
8)具备处理相关公共关系的能力。
3.专任实习指导教师任职资格
1)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或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2)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技术等级。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5)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
十三、附录
《新邵职业中专学校教学计划变更申报审批表》
《课程表》